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于斐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品牌管理 
地点: 江苏 无锡
签名: 专注于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5603
  • 博客访问:15694153

专家文章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谈提升企业产品价值的策略 2010-04-01

标签: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谈提升企业产品价值的策略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规模的广告投入只是起到让大众知道的作用,但现实的问题常常是消费者即使已经知道了还不愿意购买,这个时候绝对不是广告所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国内企业建立品牌资产面临的最大考验应该不是如何提高品牌认知度,而是改善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印象及忠诚度,这是建立品牌的根本。这一点甚至某种意义上不仅仅是针对中小企业来说,事实上即使大到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很多企业是很少很少投放广告的,谁也无法否认这些企业的品牌的强大。
而在竞争激烈,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企业要想提升产品价值,做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就不得不走差异化、生动化、人性化路线。
差异化。这比较容易理解。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认为,无论什么性质的差异化,都要在盘活多种营销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竞争者和顾客的因素。因为采取差异化策略的根本目的是营造比对手更强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赢得顾客的认同。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对其的了解就比较清晰了,其形式包括:
定位差异化。主要包括品牌定位、行业角色(竞争导向)等。
执行差异化。主要包括消费者沟通模式差异化(需求导向)和营销执行体系、机制、人员配置等差异化(竞争导向)。
个性差异化。主要包括产品包装、附加服务、品牌个性差异(需求导向)以及品牌名称、角色、卖点等差异化(竞争导向)。
生动化。生动化,指的是围绕产品所展开的一切推广手段、方法和模式都要从过分的商业促销中走出来。从全民参与角度出发,强调趣味性、娱乐性和互动性,在活泼中融入个性,在轻松中吸引投入,同时,双方保持协同一致与交流沟通中增加理解、友好等动态平衡元素。
过去,许多企业打着让利、惠民的旗号,动辄来个大手笔,什么免费、赠送、大奖等等,名头是很响,响应者却寥寥无几,即使是有人参与,也不外乎冲着你承诺的稍许好处,凑个热闹而已。对于产品品牌销量的提升,除劳命伤财外,一无是处。相反的搞一些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大的不说,就说容易操作、小型多样化的,比如有奖征集与产品主题有关的广告用语、征文、书法作品、人生感言等等,反倒是可以快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
人性化。产品营销要自始自终围绕人性和亲情这一主题来开展,变以往的“请进来”为现在的“走出去”。以往的企业也常号称售后服务,定期跟踪定期回访,但是,象这种隔着条电话线的沟通方式,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现在越来越挑剔的消费心理,也很难达到双方信息接受和反馈上的动态平衡,而走进消费者身边倾听消费者心声,为其提供心贴心的亲情化沟通,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同时更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一旦这两方面都得到了平衡和满足。还担心消费者不成为产品的忠诚客户吗?
就拿保健品来说,现在无论是在终端还是专卖店,那些专司坐堂的所谓专家们,基本上都是企业聘请的退休医生,有些甚至只是经过企业一些简单产品知识培训的工作人员,这些半调子“郎中们”又如何能够为消费者们提供专业的人性化亲情化的健康服务呢?
为此,组建一支真正的具有专业水准人性化的服务队伍,才是现在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不仅仅是局限于企业自身组建队伍,还可以广开思路,从消费者当中开展类似于寻找“产品顾问”、“服务监督员”、“健康之星”、“请您提建议”等活动,从而改变企业产品效果自己说了算的一贯传统,最终把评判权交给消费者,经消费者自身认可了的产品,自然是能够在市场上屹立不倒的品牌。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培训班导师,中国保健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专家委员。
近二十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实战培训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国家商务部向海内外唯一推荐的知名实战型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先生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香港商报》、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联系电话:013906186252,网址:http://www.lgzhiyang.com/ 
 
 

推荐
专注于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
类别:营销战略 |   浏览数(4923)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